close

壓力是:一種個人主觀的感覺,發生於當個人的內外在環境產生某種變化或要求,且程度超過個人能力與可用資源所能解決因應之時。



現代人的壓力來源

 1. 生活中的變動。

 2.生活中的瑣事。

 3.不可抗拒的巨變或災害。

 4.社會性壓力。



※ 人們對壓力的反應,隨情境與時間的不同而有差異,當一個人需在短時間內,適應多種生活變化;或預期將有事情變化;或即使只是小小的生活改變,但長期地發生,均可能造成壓力。



 壓力與健康                   

適度的壓力可提升個人的表現,但過度的壓力則會讓人容易致病。

承受過度壓力時的警訊:出現「身心症狀」。

常見的身心症狀有:                



心理上的影饗

不安、侵略性、缺乏興趣,乏味、憂鬱、疲勞、挫折、罪惡感、羞愧感、易怒、壞脾氣、喜怒無常、悶悶不樂、緊張、孤獨感等。



行為上的影饗

人際關係不良、高轉業率、工作效率低、士氣低落、工作不滿、意外事件的發生、藥物濫用、暴飲暴食或無食慾、酗酒及過度吸菸,過度興奮等。



認知上的影饗

無法做決策、無法集中精力、易忘、過度敏感、忽然忘卻一切等。



生理上的影饗

小便急促及頻數增加、心跳急快,血壓增高、口乾流汗、呼吸困難、四肢無力、麻痺、凍僵感等。



健康上的影饗

頭暈、偏頭痛、神經質、惡夢、失眠、高血壓等。



 壓力調適的概念

1. 採取行動改變逆境,挑戰現實自我超越



首先需要讓自己能冷靜思考,分析問題,利用各類資源,形成對策,將解決問題視為一種自我挑戰,切莫只是擔心空想、未戰先敗。

先依自己能力訂定一個較容易達到的目標,達成後再訂一個稍微高一點的目標,盡量去改變那些自己能改變的狀態。

改變的目標需要是合理的,不能超乎現實太遠。



2. 換個想法改變心情,青山依舊夕陽仍紅



心理學家常說:「你的心情是被你的想法所決定的」,同樣一件人事物,可能因為你當時是樂觀或是悲觀而會帶來不同的心情結果。

成功的壓力調適當然也需要具有彈性想法的個性,所以「放下太過執著的觀念」、「學習樂觀與自我悅納」是擺脫壓力的另一竅門。



3. 抗壓保養常做勤學,升級壓力免疫能力



平日注意保養身體的人,有良好的體質與抵抗力,疾病比較不會上身。同樣的道理,平日注意抗壓保養的人,會有良好的身心體質與抗壓能力,壓力來臨時比較能夠承受與因應。



抗壓保養並不難,平日養生已包羅:

i. 運動要常做

ii. 飲食要均衡

iii. 休息要足夠

iv. 放鬆要學會

v. 情緒要宣洩

vi. 朋友要聯絡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verwher 的頭像
    everwher

    step by step

    everw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